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效应,11月5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苏州大学、苏州市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由苏州城市学院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主办“至交论坛”第一期——“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交通”主题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高晓枫,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协同控制所所长丁延超,苏州大学副教授高越,苏州城市学院阿德南博士做学术报告。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施盛威,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副处长杨凝晖,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院长郑建颖、副院长张士强出席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行动纲要为背景,聚焦“人工智能+交通”的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方向,深入探讨智能网联汽车、交通应急指挥系统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围绕智能交通大模型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系统的融合发展、智慧交通应急管理与决策支持等主题,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助力构建高效、安全、智能的未来交通网络。
“至交论坛”开幕式在论坛前隆重举行,开幕式由苏州城市学院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院长郑建颖教授主持。郑建颖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邀请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致辞。毛小勇副校长首先代表苏州城市学院对“至交论坛”的顺利召开和各位同仁学者的莅临,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随后简要介绍了苏州城市学院的基本情况,最后,毛小勇副校长再次感谢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以及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大学的大力支持,期待今后继续加强互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成为苏州城市学院前行道路上的至交好友。
论坛第一场报告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协同控制所所长丁延超做“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强调“人、车、路、网、云”协同,就解决单车智能瓶颈问题,推动协同式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落地应用详细展开。
第二场报告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高晓枫做“基于‘人工智能+视频’的水上交通智慧哨卡感知应用示范”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当前苏州水上交通监测监管数智化建设的政策背景及业务需求,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船舶身份特征及航行状态识别的解决方案,及在水上交通监测监管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第三场报告由苏州大学副教授高越做“地铁网络关键有向站台和有向路段的评估方法”主题报告,就城市公共交通关注的地铁安全和乘客满意度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基于AFC数据,考虑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提出了一种新的关键站台和路段评估框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第四场报告由苏州城市学院阿德南博士做关于“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with Deep Learning”主题报告,报告就深度学习、图嵌入网络和时空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做详细讲解。
最后,郑建颖教授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分享,并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握趋势、应对变化、拓展思路、分享智慧,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智能化时代的美好未来。
(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