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城市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赵志宏校长
(2023年11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学校向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行政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自上一次教代会以来,校行政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谋划和展开工作的根本和主线,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六大战略工程”实施为方向。学校在苏州市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被评定为“第一等次”。现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谋划新局,跑出深化改革“加速度”
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办学新格局。
1.走好转设转型提升之路。办学体制转设方面,自觉担当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主探索、稳慎推进,凝聚师生共同体新共识;办学定位转型方面,紧紧围绕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和苏州先进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人文艺术类专业为重点,将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正式纳入学校附属学校,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新时代苏州高质量发展;办学质量提升方面,同步推进内涵外延提升和质量层次提升,大胆探路、积极作为,努力实现从“像大学”到“真大学”到“好大学”的跨越。
2.绘就目标导向发展蓝图。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主要发展指标和具体工作任务,今年,又认真开展了“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对主要发展主要指标落实推进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及时修订。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要全面实施 “六大战略工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内涵式发展水平。当前,全校上下正根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逐项推进落实,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3.推进治理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严格落实议事规则,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制定实施学校规范性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确保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充分发挥第三方法务机构作用,完善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调整校内机构设置,将党委教师工作部由与党委宣传部合署办公调整为与人事处合署办公,成立审计处,扎实推进工程审计;新成立6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学部,二级学院实体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力推动“三定”工作和干部工作。经向市委编办全力争取,我校预核的内设机构及下设科室已全部设置到位,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初步构建。坚持“有组织的培养、有侧重的选用”以及“成熟一个、考察一个”的原则,干部选任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依法治校,制定实施学校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建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回应师生诉求,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知情权。
二、一体推进,打好五育并举“组合拳”
坚决贯彻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统筹学科专业一体化布局,创新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明确学科专业建设思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的有关精神,初步修订形成《苏州城市学院学科专业设置规划(2023-2026)》草案,进一步明确人文艺术类学科专业扩容发展、工学类学科专业聚焦发展、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评审,制定实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相关规章制度3项,在苏州大学支持下,已落实25个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光学工程获评“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在“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获评“优秀”等第;获批2个新专业并启动了7个新专业的申报工作,结合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设了6个微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7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立项建设点3个、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2.0项目1个。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2-2025),加快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文正书院,两届学生已进入书院学习;弘扬“全员班主任”育人传统,建立校领导担任“第一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制度;构建并实施“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开足开全劳动、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3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建设完善苏州“三大法宝”虚拟仿真特色课程,着力探索地方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稳步推进我校“融城思政”品牌建设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与近30家单位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1个校产教融合基地培育点,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基地1个;斩获各类全国性教学大赛12项,新增省部级教改课题19项,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获奖66项,省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获奖人数达724人次,3个项目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二等奖,3个项目获三等奖,实现我校进入省决赛项目零的突破,获“互联网+”大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大学生创业园成为首批在苏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联盟单位之一。
3.完善服务学生支撑体系。在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整体方案和各项工作时序进度方案;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开启“润心”行动暨生命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探索“大心理”育人模式;成立校红十字会,建立急救教育常态工作机制,提升校园急救护能力;发挥校院两级协同招生力量,打响“苏州人自己的大学”品牌,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招生考试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4.落实就业优先破解难题。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校领导访企拓岗百余家;组建校内外兼职职业生涯咨询师队伍,每周为学生开展“一对一”线下咨询,满意率超98%;开展指导能力、就业能力提升训练等,夯实辅导员就业工作能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新拓用人单位228家,与63家单位共建就业实践基地;制定实施学校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健全校-院-班三级就业管理模式,学校初次就业率逐年提升,今年为81.34%,高于全省平均就业水平。
三、战略导向,蓄势科研服务“新动能”
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科研与城市需求相促进,基础科研水平和科研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
1.完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成立校科技协会,打好科研阵地“主动仗”;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完善学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调动全校教职工投身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办法、重点建设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包干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论文管理办法、自然科学高质量论文管理办法,重点学科、科研平台与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及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扎牢制度笼子,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科研创新成果量质齐升。贯彻“有组织的科研”理念,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生物光子科技重点实验室获批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获批超构光学材料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计划项目;新增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有3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增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约1488.4万元,高水平论文84篇,现有有效授权专利24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项。今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校级以上科研平台等共105类,各类科研项目共立项107项,经费924.1万元。
3.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承担市委市政府重大任务,聚全市资源、举全校之力,成立太湖研究院,已获内设机构增设批复;积极打响文正智库品牌,建设苏城“智囊团”,已有40篇决策咨询成果在市级及以上内参发表,其中29项成果获省委常委领导肯定性批示,2项成果获评2022年度CTTI智库优秀成果一等奖;成立苏州发展研究院、当代作家创作与研究中心、当代苏州研究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未来城市设计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院、书法研究院、智能动航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苏州品牌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苏州实践”研讨会、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苏南区域专场、“微演讲——文学大家谈”等一系列具有较高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重要力量。
四、引育并重,构筑人才荟聚“强磁场”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
1.筑巢引凤揽人才,形成人才引育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招聘及引进政策,制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柔性引进兼职教师暂行办法等。截至10月底,新录用324人,含专任教师192名、辅导员58名、管理岗33名,非教学岗41名,新录用人员中博士占比43.5%,副高级及以上人员占比22.5%。柔性引进客座教授6名,兼职教授47名,兼职讲师(实践导师)45名。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双聘教师58人,专任教师320人,其中正高职称专任教师占比10.6%,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42.2%、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45.3%。
2.厚植沃土育英才,完善能力提升体系。深入分析各级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需求,开展“对号入座”“全员覆盖”的差异化精准培训,开展2023年“文正学堂”干部教育培训、“立德•乐教”新教工入职系列培训、全体辅导员工作论坛等,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更强,培训效果更明显;建立“双师双能”教师成长机制,鼓励教职工赴校外挂职锻炼;鼓励支持教职工在职深造,10位教师申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位教师申请在职博士后;3名教师成功申报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名教职工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人次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5人次获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8人次获省“本科产业教授”称号。
3.完善机制用人才,深化人事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学校人员总量改革,构建人事管理新体系;开展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70人晋升并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其中47人晋升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完成199名专业技术人员(含辅导员)的岗位聘用;制定工资体系调整规范建议方案,完善薪酬和绩效分配体系,为教职工发放年度绩效考核奖励,进一步提升待遇水平,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师德考核评价、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对劳务派遣制人员、退休返聘人员等不同身份人员的管理评价体系,出台选拔教师赴校外挂职锻炼、教师公派出国(境)等一系列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素质的管理办法,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在职称评价中破除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改进和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出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补充规定,建立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识别机制。
五、提质增效,扩大共赢发展“朋友圈”
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提升国内外合作交流品质。
1.聚焦产业学院,校政企合作更紧密。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光电子信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聘请首批产业教授7名;立项建设4个校级产业学院,与吴中区人民政府、苏州市总工会、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市康养集团、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吴中集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主动承担苏州市各类职业资格和教育升学考试25场,彰显社会服务职能。
2.整合多方力量,发展凝聚力更强大。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常态化开展留学归国教师、少数民族师生座谈会,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凝聚大团结大联合实践力量;举办首届校友大会,搭建校友间增进感情的平台,成立四个地方校友分会,与一批校友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友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3.扩大国际合作,国际化步伐更坚定。由于疫情影响,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受到一定阻碍,但随着疫情好转,学校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学校国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波兰、芬兰等国高校驻中国办事处洽谈项目,签署合作协议17份,新增交流项目9个;积极开设线上线下长短期项目,533名学生参加各类国际交流项目,243名学生参加短期交流项目,290名同学分别赴日本、美国、澳门地区友好学校交换留学或攻读双学位,206名同学申请国(境)外研究生并被录取。
六、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师生“贴心人”
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师生的困难事、烦心事,紧盯师生“急难愁盼”,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提高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倾听师生呼吁,落实实事项目。积极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各院(系)师生恳谈会和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倾听和收集师生建议和意见。着力发挥“网上民主议校平台”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作用,近两年,通过网上民主议校平台累计处理学生提问信息2310余条;师生关心的干部队伍建设推进缓慢、二级学院办公场地有限、二级学院管理体系不健全、毕业生就业难、新生宿舍资源紧张、缺乏省普通话测试考点等问题有些已经完全解决,尚未完全解决的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成效,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88项;完成校内外道路安全改造、校园AED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非机动车充电存放处建设等一批提升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实事项目35项。
2.建设信息系统,打造智慧校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建基于人证合一验证的访客系统和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式迎新平台,积极打造“数智校园”;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
3.筑牢安全防线,创建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守住校园安全防线;深入探索人防、技防、设施防、制度防“四位一体”大防控体系,探索学校智慧安防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既有建筑安全隐患三年整治工作,守护校园安全稳定;积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4·15”“5·25”“11·9”等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近百次。
4.统筹校园规划,改善办学条件。统筹校园整体规划,全力向上级部门争取推进包括学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综合实训与创意中心、体育馆、健身中心等建筑单体在内的校园基本建设工作;完善科教设施及保障条件建设,在上级经费未到账情况下,主动安排预算,系统性解决现有建筑存在问题,扎实推进校园综合整治,完成二级学院办公室改造工程,雨污水管道及道路改造、图书馆改造、空调设备更新、教学楼翻新等项目,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市教育局、国际教育园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持,明确瑶泉路国际青年公寓南楼供我校使用,妥善逐步解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与校舍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由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该校实训大楼四层约3000平方米空间作为我校办公用房,解决我校办公用房不足的现状;持续加强“绿色学校”和“美丽校园”建设,更新校园绿化、升级运动设施、改善室内硬件,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
七、举旗定向,把稳政治领导“方向盘”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1.当好主题教育排头兵。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内法规、国家法律等,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工作主线,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成立学校宣讲团开展宣讲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中国共产党人46种精神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学校作为主题教育第一批参与单位的重要意义与责任,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学校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读书班集中学习9次,专题辅导5次、分组讨论2次,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成果推动学校党建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2.夯实思想文化主阵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意识形态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制度3项,工作方案1项,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8次;持续推动构建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大力加强廉洁文化“五进”工程建设,开展廉洁文化理论研究,完成《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涵养》教材编写出版,举办在苏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研讨会,推动江南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做好新媒体矩阵建设,加入太湖湾高校媒体融合共享联盟,推动太湖湾高校校园媒体创新发展,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共刊发外宣报道300余篇,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新华日报、人民周刊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相关内容,官方抖音账号浏览量475.75万,视频号观看量17.72万,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103.69万;厚植校园文化土壤,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复兴文库主题系列活动,打造高水平文化育人载体“文正大讲坛”,以优质文化资源占领校园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建设古吴轩校园书店,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发挥图书馆校园文化阵地作用。
3.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压舱石。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制发《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函询的办法(试行)》《关于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试行)》《苏州城市学院纪委(监察专员办)关于运用“三书一单”切实深化专责监督的实施意见(试行)》等规定,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制度保障;锻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落实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党建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学校关于市属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成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分解方案,持续优化完善机关部门党的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作风治理效能,制定从严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日常监督管理、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等措施,制发学校机关部门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机关效能建设实施细则,开展专项督查6次,制发监督意见书4份,督促整改问题7个。
同志们,过去的两年,学校在改革中前行、在奋斗中前行、在压力下前行、在希望中前行。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忘我付出、努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一直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志们,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任重道远,并非一时之功,更需要我们时时做功、事事用功。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无愧于社会和广大师生期待的昂扬姿态,奋力为苏州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