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98年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全国首家在教育部登记设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获准成为独立学院。2020年12月,教育部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苏州大学支持办学。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部苏州国际教育园内,毗邻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2022年获评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学校图书馆位于景色优美的翠微湖畔,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之一,2003年获评中国建筑艺术奖公共建筑类优秀奖。
学校现有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八个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现有4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0人。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人文艺术类学科专业的战略部署,成立了苏州发展研究院、当代苏州研究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院、当代作家创作与研究中心、苏州未来城市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17个。学校主动承担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太湖研究院的重大任务,2023年9月,太湖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致力于太湖流域生态资源梳理、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与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合作开展两项课题,并成功获批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文正智库自2021年底获评苏州市新型智库,已有45篇决策咨询成果在市级及以上内参发表,其中获省委常委及以上批示的成果共有28项,获评CTTI年度智库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为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学校与剧团、馆院、企业等共同成立了苏州市评弹人才培养联合体和苏州市昆曲人才培养联合体,苏州评弹学校和苏州市艺术学校也成功挂牌苏州城市学院附属学校,多方合力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共同促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活态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学校坚持“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合作共赢理念,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达成各类合作400余项,主动聚焦苏州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成功获批工信部光电子信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并成立了康养产业学院、数字金融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载运装备产业学院4个校级产业学院,开设了城市数字化建设与运维、健康服务与管理、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半导体与平板显示6个微专业。
2022年12月,学校顺利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光学工程,生物光子科技重点实验室获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A类),档案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和信息工程专业为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立项建设点,英语专业为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协同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办文正书院,组建了工科基地班和文科基地班;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治理机制,成功入列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美国爱达荷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举办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1个,下设金融学、新闻学、英语3个专业。学校致力于“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与创业精神培育作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创意创业“三创”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苏州城市学院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创新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和资源优校“六大战略工程”,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扎实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为苏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出苏州城市学院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