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人才培养重“才”更重“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15浏览次数:2692

       阳春三月,走进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你会沉醉于这座依山傍水,融古韵今风于一体的美丽校园。
       1998年末,顺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大势,依托百年文化名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得以创建,时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后改办为独立学院。北宋时期,苏州先贤范仲淹(谥文正)捐地设立府学,“开东南兴学之风”。后人为纪念他的嘉行懿德,兴建了“文正书院”。范仲淹致力教育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正好符合学院创办时“教书以致青年学生美好文章,育人而使青年学生端正美德”的办学理想,文正之名由此而来。
       作为探索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先行者之一,学院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任务,以“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通才、实用,强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一所在省内办学实力居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独立学院。其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已造就了万余名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

自强不息 培养有能力的人

       自强不息是文正学院在人才培养品质方面的不懈追求。12年来,学院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新生录取分数逐年有所提升,2009年、2010年最低录取分数接近于本二线。优秀的生源,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优质的教学与管理,有效地保证和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
       近年来,学院以学生学术科研小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龙头,以学生科研活动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类学科竞赛捷报频传,仅在2010年度,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1项119人次,向社会证明了文正学子强劲的创新实力。其中由王文龙、束方桂和陈雷三位同学独立制作的名为“ 揽月”和“ 摘星”的两个机器人,在2010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上一举摘得四金,大赛评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每年有100名以上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先后有近20名学生跻身“ 政学者”行列,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褒奖。在校学生党员已超过800人,已毕业的学生党员已达到3000多人。
       学院对于学生的创业想法也总是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每年投入15-20万元学生科研经费,组织30个课题,并将暑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2010年,学院开始积极筹备大学生创业园,斥资5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园的装修建设、资助30万元作为创业团队周转经费,出台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创业园管理规定(试行)》和《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暂行)》。2008级艺术设计专业的陈文杰与擅长专业设计的于飞、熟悉会计业务的梁秋仪等同学创办的尚杰传媒公司,同另外五家公司首批入驻,从学生社团完美变身一跃成为“创业先锋”。3月份开园以来,他们已经成功拿到了两个公司和一个学校的设计单子。虽然目前的工作刚刚起步,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对于将来的发展,陈文杰信心十足:“学院能够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学以致用,充分地发挥自身所长,我相信在一年的时间里,对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是一种锻炼,一种成长。”

自我管理 造就有责任的人

       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推进良好院风、学风的形成。在新生入学之初,学院就和每一位学生签订《自律协议书》,在学生的头脑中植入自律的种子,并通过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生活管理委员会、奖惩评议委员会等学生组织,通过学生事务中心、学生网络中心、学生社团以及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平台,通过校外辅导员制度、班主任助理员制度、处长(主任)助理制度,多途径、全方位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特别是今年在学院的各职能部门,如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设置处长(主任)助理岗位,不仅让学生参与到学院学风、院风检查督导中去,也通过完成各部门交付的日常事务,让他们最大程度地介入到学院的日常管理中去。
       学院还建立学院、系两级学生自律组织;系统规范班级管理日志制度、班级主题团日制度、学生行为学分管理制度三项基础工作;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党员队伍、校园文明督导队伍三支队伍的作用发挥;坚持学风建设行动、文明自律行动、素质拓展行动三大行动的长期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律意识的不断提升,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养成。   
       为加强学生自我行为的管理,学院创设了大学生行为学分制度,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除第一课堂教学情况以外的思想品德、文化活动、素质能力、纪律心理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量化评定,以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做对“自身、他人、社会”有益的事。每个入校新生的行为学分基础分值为80分,分值的增减取决于学生自我行为管理的优劣。每学年的最终得分成为各类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除了对学生个人行为进行评分,学院正在制订班集体工作考核量化标准,在考核学生个人行为的同时,把个人纳入到集体之中,对集体学风建设、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整体评价,促进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的加强。条理清晰的评分规范、公平公开的评分标准,使得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了有形而有效的引导,推动了学院良好风气的形成和稳固。
       学院在2003年就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中心服务人员由大一至大四各年级各专业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组成,主要帮助办理成绩查询、学生证办理、学生活动场地申请、考勤统计、通知发放、报到证办理、学士服租用等事务。事务中心双休日也照常工作,在《事务中心基本业务流程》上,记载着每一个相关部门及负责老师的联系方式、各项事务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200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葛青同学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加入到事务中心,现在已经成为中心的负责人。在葛青看来,让学生来服务学生,既能更好地沟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自由发展 成为有个性的人

       “在文正学院,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学生们在辩论、设计、表演等许多方面都各有所长,在我看来这些学生都是很出色的。多年来,学院也一直提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育人才。”学院领导表示,在这里,学生们的自主发展意识总能被充分地培育和保护,即使看起来略显幼稚的想法,也总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引导。
       学院瞄准市场需求,制定了“特色+新型+优势”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从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热门专业中择优设置了3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经济学、法学、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建立健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在有效吸纳苏州大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从学院实际出发,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院增加了选修课的学分,学生在完成一定的本专业选修课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修读任何一个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加之副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制度的推行,为学生成长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效保证。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院倡导“人人都是班主任,个个都是教务员”,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至少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院长和书记都不例外。有位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一学年挂科9门。班主任首先从他的学习方法入手,并从听课笔记了解他的听课情况,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学习状态,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的一学年下来,这位同学的学习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学生社团是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广阔天地,学院目前拥有4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社团:IT探索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舞协、爱心社……这些社团为同学们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舞台。       
       2008级法学专业的华莉同学是法律咨询援助中心的社长,三年来她和法律咨询援助中心的同学们一起到社区、街道、广场等地进行普法咨询服务,每年还组织模拟法庭活动,到全市的小学、中学、苏州国际教育园等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今这个活动已成为苏州市十大创新性活动之一。
       学院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分类培养,为就业、继续深造、创业三种生涯规划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与帮助。学院成立了创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开展数十次创业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题讲座,举办多场次校园招聘会。与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共识,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与苏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携手共建了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文正学院工作站;最近又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了苏州市第一份共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合作协议,苏州市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正式落户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的启用,更是为大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创业平台。为帮助学生继续深造,学院不断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为有志出国深造的学生做好咨询服务、材料准备等系列工作。针对有意向进行考研的学生,学院设立了数学、英语等提高班,并将其作为一门课程,直接与学分挂钩。事实证明,分类培养措施,造就了学生成长成才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将继续坚持创新办学理念,依托苏州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和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用锐意改革的精神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独立学院。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4日

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4/14/nbs.D110000gmrb_10.htm